過敏性鼻炎是很多人揮之不去的“夢魘”。一到春天就鼻塞、流涕,說話還有嚴重的鼻音,噴嚏更是一個接一個。鼻子不通,還容易影響睡眠和生活質量,讓許多患者的生活難上加難。
每年4月的第二個星期六,被設定為“全國愛鼻日”。4月13日是第22個“全國愛鼻日”,今年的主題是“鼻腔疾病預防,重在日常護理”。中醫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防治過敏性鼻炎?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什么?今天我們請相關專家來談一談。
【分析】西醫認為是過敏反應 中醫看來是自身“正氣”不足
在西醫看來,過敏性鼻炎又稱變應性鼻炎,是一種因接觸變應原、由IgE介導的過敏反應,以流清涕、鼻塞、鼻癢、噴嚏為主要臨床癥狀的鼻黏膜慢性炎癥性疾病,患者常伴哮喘等疾病。過敏性鼻炎發病率高、易反復,常見于春季發作。過敏性鼻炎的發病主要受遺傳因素、變應原、環境因素、心理因素等多個方面的的影響。
在中醫看來,過敏性鼻炎又是怎么回事?廈門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、主任醫師余斌介紹,過敏性鼻炎屬于中醫中的“鼻鼽”“鼻嚏”“鼻噴”的范疇,早在《黃帝內經·靈樞·口問》一章中就有相關記載:“陽氣和利,滿于心,出于鼻,故為嚏”。隋朝《諸病源候論》中也記載了過敏性鼻炎的部分成因:“鼻鼽者,鼻流清涕不止,由肺經受寒而成”。
在中醫的理解中,雖然過敏性鼻炎似乎由于外在過敏性因素所致,但關鍵依然在于自身的免疫功能,在中醫中又稱為“正氣”。自身正氣不足,難以應對外界的變化,更加需要強基固本,提升自身的抵抗能力。
為什么春天是過敏性鼻炎的高發季節?余斌說,除了西醫指出的春季過敏原眾多,中醫還認為,春天是陰陽交替的時節,陽氣生發,肝氣內變。同時,春天五行屬木,寒濕外涌,風邪易襲陽位,更容易出現過敏反應。
【治療】
癥狀雖在鼻子 根源卻在脾肺氣虛
在治療過敏性鼻炎方面,西醫主要采取藥物、環境控制、免疫和手術等治療方式。常用的藥物有鼻用激素、口服抗組胺藥和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等,也可以用鼻腔鹽水沖洗、霧化等輔助治療。
有些患者在常規鼻噴激素和抗過敏藥的治療下,效果并不盡如人意。此時,他們會轉向中醫,尋求更為溫和的療法。
中醫是如何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呢?余斌說,雖然,過敏性鼻炎的癥狀表現在鼻,但在中醫看來,肺主皮毛,開竅于鼻,脾胃弱則肺氣虛,肺虛就會反映在鼻部。所以大多數過敏性鼻炎雖說病在鼻,根卻在脾肺氣虛。正如“金元四大家”之一李東垣所言“脾胃一虛,肺氣先絕”。
余斌說,過敏性鼻炎根本是由于臟腑功能失調所致,其中又以肺、脾、腎三臟虛損為主,也就是脾腎虧虛、扶正固本才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大法。經由溫腎健脾,補益肺氣,提高免疫功能,達到消除過敏反應的目的。
可內服可外治 中醫有不少治療方法
余斌介紹,中醫認為,過敏性鼻炎患者主要分為兩種體質:一是以脾肺腎臟虧虛為主的虛癥型,另一種是肺經蘊熱型。臨床統計表明,虛癥型患者占大多數。因此,中醫強調通過健脾補氣溫腎陽的方法來調和身體,從而治療過敏性鼻炎。
其中,廣為人知的玉屏風散等方劑,對過敏性鼻炎的預防和治療有顯著的效果。 玉屏風散具有補氣固表的作用,提升人體的“正氣”來幫助抵御外邪,所謂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”,適合氣虛屬衛氣不固者使用。像氣虛導致的頻繁感冒、體虛盜汗、發癢過敏等癥狀。
此外,中醫還發展出了一系列外治法,如近年來備受推崇的三伏貼和三伏灸法。此外,廈門市中醫院耳鼻喉科還引進了先進技術,如鼻內針刺和熱敏灸等中醫特色療法,這些方法對部分患者有著顯著的治療效果。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,選擇中醫內治或結合外治法,甚至與西藥聯合使用,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。
【提醒】遠離過敏原 注意飲食加強鍛煉
過敏性鼻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,有哪些注意事項呢?余斌說,大約八成的過敏性鼻炎患者屬于虛寒體質。因此,提高機體免疫力、降低身體敏感性成為了治療的關鍵。患者應增強體質,加強鍛煉,注意防寒保暖,并多食用溫補食物,減少寒涼食物的攝入。
當然,也有少數患者屬于肺熱癥型,對于這類患者,不能一味溫補,需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調整。
同時,在日常生活中,患者要避免或減少與過敏原的接觸是預防和治療過敏性鼻炎的關鍵。環境中的過敏原主要包括螨蟲、霉菌、昆蟲、寵物毛發、花粉及其他刺激性物質。
預防過敏,應該做到以下幾點:徹底清潔室內環境,保持干燥通風,避免灰塵積聚;當空氣中花粉含量高時,減少戶外活動,少開窗,防止過敏原入侵;避免驟然進出溫差較大的環境,以防刺激鼻腔;定期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,有助于減少過敏原的集聚,降低過敏性鼻炎的發作概率。
這些方法簡單易行,可以作為過敏性鼻炎患者的日常保健手段。
總的來說,治療過敏性鼻炎需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,既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,又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預防保健。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,減少過敏性鼻炎的發作,提高生活質量。
【支招】四種方法可自我護理
①蒸汽吸入:深呼吸蒸汽(例如,從熱水澡或面盆蒸汽中吸入),有助于潤滑和清理鼻腔。
②熱敷法:使用濕熱毛巾熱敷鼻子10分鐘左右,可以緩解鼻塞。
③穴位按摩法:用雙手食指指腹分別按揉雙側上迎香及迎香1~2分鐘。
④沐足法:用姜片和吳茱萸泡腳,水溫維持在40℃左右,持續10~20分鐘,水深最好在踝關節以上,膝關節以下,持之以恒,可以祛風散寒,緩解癥狀。
【鏈接】鼻炎和感冒怎么分辨
感冒和鼻炎(特別是過敏性鼻炎)的癥狀有時可能相似,但它們之間還是有明顯的區別,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分辨:
持續時間:感冒持續時間一般為7~10天,最長不超過兩周;過敏性鼻炎種類不同,病程會有所區別,一般會大于兩周。
鼻眼癥狀:感冒表現為輕度或中度打噴嚏,流黃鼻涕,無眼睛或皮膚不適;過敏性鼻炎每天常有多次陣發性噴嚏發作,每次少則三到五個,多則十幾個,甚至更多,流清水樣鼻涕,眼癢,皮膚瘙癢。
全身癥狀:感冒一般有發燒、食欲減退、乏力、肌肉酸痛等癥狀;過敏性鼻炎無發熱等全身癥狀。
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癥狀是感冒還是鼻炎,尤其是過敏性鼻炎,最好咨詢醫生以獲得準確的診斷和治療建議。
(文/記者 蘭云絲 通訊員 鐘婷婷 圖/小牛)